认识一棵树有什么意义
2023-10-25 作者:余节弘 来源:中国教育报 审核:
■本期聚焦:博物阅读
自博物学随时代对环境发展的要求而复兴后,已过了一段急速增长的时期,识花认草成了流行的代名词,自然教育活动的开展更是方兴未艾,博物活动甚至作为愈疗和缓解内心焦虑的手段,在爱好者中间广泛开展,如“壹木读书会”的“一年观察一棵树”活动,而博物阅读也随着博物实践活动的开展而被更多的人所接纳并推广。
如何观察一棵树
“观察一棵树”,是博物爱好者利用身边数量有限的树木,并选择其中一两种,对其进行长达一年的观察的博物活动。这个活动的本质就是博物学倡导的“在地观察”。和一个人的观察不同,多人的观察交流便于总结和分享观察心得体会,便于拓宽视角和提出问题,从而提升观察的层次。而随着观察的深入开展,为了解决问题,阅读便成了必然的需求。其中,最直接的需求就是阅读自然观察类的图书,以《怎样观察一棵树》为代表的植物观察类图书因此脱颖而出。
被列为“观察一棵树”参考用书的还有《树木之歌》《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树的秘密生活》《森林之歌》和《树的秘密生命》等。这些书为爱好者提供了许许多多观察树木的视角、技巧和心得体会,更重要的是“观察一棵树”的理念: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观察?在大自然的维度中,一棵树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不仅随时节和气候而发生形态变化,更是同周遭的环境有着紧密关联。这里有和昆虫的联结,有同鸟类的联系,亦有与其他植物的合作和竞争。其中有些是可以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获得的直接知识,另一些知识和感悟则要靠问题引导,靠阅读获得。所以围绕着“观察一棵树”,《追随昆虫》《花园里的10堂实验课》等与观察和思考直接相关的图书都是爱好者的必备。而随之展开的“观察蕨类奇妙街区”则是“观察一棵树”活动的延展,与其对应的图书有《蕨类植物的秘密生活》。另外,武汉鸟友写的《窗外的鸟》也是这类在地观察的典型,它是人与自然深度交流的美好产物,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启示弥足珍贵。博物活动和图书阅读对应起来,反映出我国的整体博物水平及其发展不再处于初级阶段,而是进入了有序与良性发展。而这一切,和博物的基底阅读工作的落实息息相关,那就是图鉴类图书的生产。
从“按图索骥”开始
是什么物种,有什么用?这是博物学的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直接回答,以及展现物种的体系便是图鉴的主要功能。就植物而言,尽管有众多的智能软件可以替代图鉴的识别功能,但是要有体系地学习,获得探索的乐趣,再加上智能识别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在博物学习过程中配备一本或几本植物图鉴是有必要的。“认识中国植物丛书”、“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系列等便是为爱好者使用较多的植物图鉴。此外,紧随北京大学的植物图鉴《燕园草木》后,一些大学校园植物手册如《深圳大学校园常见植物图鉴》《康乐芳草:中山大学校园植物图谱》等也陆续出版。和植物图鉴的使用不同,鸟类图鉴的出版和使用变化趋势更为明显,其使用集中在《中国鸟类观察手册》、赵欣如主编的《中国鸟类图鉴》、《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新编版)》,再加上海峡书局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鸟类图鉴”系列的猛禽版、海鸟版、鸥版、鸻鹬版等,可以看出中国观鸟的基底数据已经齐备,并朝着细分类目在完善,这同样为观鸟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另外,其他博物类目图鉴的出版也在同步逐渐进行,其中以重庆大学的“好奇心”系列最具特色。此外,图鉴类出版的多寡可以反映出博物活动的发展程度和水平。相对而言,自然文学类的作品则受活动开展影响较少。
有所见,亦有所思
“自然文学”对应的是美国学界和出版界所使用的“Nature Writing”,这一流派出现于美国,并在美国发展壮大,进而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但同时在用的词有“自然书写”或“生态文学”。广义而言,和自然相关的写作都可以称作Nature Writing。但为了方便讨论,我们根据是否以博物为基底,将其分为自然文学和生态文学。自然文学对应着深度的博物观察,是基于博物而生发的感触和哲思。而生态文学着眼于对环境的思考,其感悟和描写多少带有主观的臆断。这也是国内和国外这类书写的最大区别。
自然文学是超越博物学认知的题材,在博物进入大众的视野前就已存在,被归为散文类。它是受众较广的门类,不仅阅读门槛相对较低,而且生命力长盛不衰,像《瓦尔登湖》这样的作品,隔几年就有不同的出版社推出不同的翻译版。因此,近些年来,自然文学类的作品出版颇多,除了海因里希的《冬日的世界》和蒂尔的《春满北国》等旧作再版外,新书中基默尔的《编结茅香》、梅比的《心向原野》、麦克唐纳的《在黄昏起飞》、尼科尔森的《海鸟的哭泣》都是难得的佳作,此外哈斯凯尔的《看不见的森林》、贝克的《游隼》和麦克法伦的《深时之旅》等更是精品。总体而言,这些作品都在拓展着博物的维度,以一种包容的方式将叙事主体的角度放大,从博物连接到人类学、历史、地质甚至科学,让主体的叙事变得更加饱满。这应该是博物那种连接万物的属性造成的。另外,从叙事的趋势来看,自然文学类的视角也逐渐从大风景进入到具体事物,或主流叙事不太关注的点上,比如《荒野之声》里关注城市的噪声、关注贸易和居住上的不公平等,《苔藓森林》关注苔藓和原住民文化等。
国内的自然文学作品乏善可陈,除了《北方有棵树》外,进入读者视野的多半是苇岸、李娟和刘亮程等人的旧作。更多的作品还是属于生态文学范畴,这和我们尚处于博物的积累阶段有关。但是也有作家在探索中国自己的自然文学之路,如《陪花再坐一会儿》勾连了地方的风物、人物,就文学作品而言,这也是十分有益的尝试。
我们身边的博物故事
博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地化,同前些年一味地引进不同,中国原创的博物作品开始渐渐有了起色。相对而言,这些作品对读者更友好——讲述的多是可触及的身边故事,认知度更高,在内容上也百花齐放,而不像初期大部分局限于植物上。结合博物场景的有《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讲述身边观察故事的有《那些动物教我的事》,同旅行探险结合的有《洛克线植物记》,和乡村生活结合的有《土里不土气》等,尽管作品还缺少思想上的高度,但它们都是在本土实践中生发出来的,不仅可读性强,也符合面向大众的一阶博物学的特点。因此,大多数作品普适性强,不仅适合成年人,也适合青少年阅读。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随着博物实践的继续深入开展,会有更多的原创作品拓展到博物的其他方面。未来,原创类可供阅读选择的作品会越来越丰富。
博物学,比一阶多一点儿
谈到博物图书的阅读,学术普及类的作品也不可忽视。相对于面向大众的一阶博物学和面向学者的二阶博物学,北大刘华杰老师将其称作1.2阶博物学,其寓意就是比一阶多一点儿(谐音1.2)。这类作品对于读者厘清博物学发生发展的脉络,并对自然展开有益的思辨是不可或缺的。尽管这类作品不多,但是总会受到关注,如《探赜索隐》,它梳理博物学发展史上一些重要的观念,以及博物学家的经历和贡献,勾勒出博物学由盛而衰的历史,对于唤醒现代人心中的博物精神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斯蒂芬·杰·古尔德的作品是需要关注的,从1999年《熊猫的拇指》被引入国内以来,随后二十余年古尔德的其他作品也陆续在国内不同的出版社被出版。他近期出版的作品有《刺猬、狐狸与博士的印痕》《达·芬奇的贝壳山与沃尔姆斯会议》以及《彼岸》。他把视角转向人如何认识自然,并对进化论有着新奇的解读,总会让人眼前一亮。
综上分析,我们的博物阅读进入了一个稳固发展的阶段,可供选择的品类在增加,涉及博物话题的广度也在增加,亦触及了以前少有读者关心的如苔藓或蕨类这样的小门类。今后除了满足更加专精的细分领域的读者外,阅读亦会向思辨的深度走,注重品质与反思。另外,随着“在地化”博物实践活动的开展,原创作品会越来越多,作品的成熟度也会越来越高,这为博物精品的出现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条件。
(作者余节弘 系商务印书馆大众文化编辑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