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022年03月09日 14:35:30 作者:自贡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自贡职业技术学院 审核:
第一章 总则
为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师生员工人身安全和实验实训室财产安全,保障实验实训室安全和正常运转,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章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学院成立实验实训室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薛建平 院长
副组长:朱成勇 党委书记
王世强 常务副院长
傅成华 副院长
组员:教务科研处、各二级单位负责人及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
2.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包括:
(1)组织制定安全保障规章制度,保证安全保障规章制度有效实施;
(2)负责组织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实验室应急处理人员培训、技术和物资的落实,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3)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事故演练;
(4)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
(5)及时、准确报告安全事故。
3.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职责分工
组长:全面辅助本小组工作。
副组长:具体管理落实实验实训相关安全工作,并汇总资料统一上报。
成员:具体负责安全工作的档案建立;负责事发现场安全保卫工作及事故应急相关设备维护监督管理。
应急电话:火警119,匪警110,医疗急救120。
第三章 安全事故分级及处理流程
1.突发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两类。
(1)自然灾害:可能影响实验室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洪水、风暴、雷电、冰冻、地震等非人为因素而形成的灾害。
(2)事故灾难:事故灾难包括易燃易爆物、废弃物、放射性物品、水、电、气等,由于使用不当等人为因素而引起的灾害事件。
2.根据其可控性、严重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可能蔓延发展的趋势等由高到低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iv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进行预警。分级标准是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分级处置的依据。
3.突发事件的预防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工作,完善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在必要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安全疏散标志等,明显位置上公布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建设,不断修订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经常开展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应急处置队伍的实战能力。
(2)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所需的应急设施和必要的经费。
(3)在确认可能引发某类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后,应根据各自制定的应急预案及时部署,迅速通知有关部门采取行动,防止事件的发生或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4.应急预案的启动与实施
由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的组长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及负责人要认真执行应急预案,遵守工作纪律,确保信息安全,并保证联系方式畅通。
(1)突发事件报告时限、程序及内容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置进程等环节,每一起突发事件都必须作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首次报告要快,进程报告要新,结案报告要全。
①首次报告
发生突发事件后,所属实验实训室二级学院院长应立即向学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事件名称、发生地点和时间、报告时间、涉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报告单位、报告人、联系人及通讯方式;尽可能报告的信息内容包括:事件初步性质、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可能的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等。
②进程报告
进程报告内容为突发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原因或可能因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等。对于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进程报告除了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外,还应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报告学校及相关部门。
③结案报告
在事件处理结束后,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及时向学院提交结案报告。结案报告的内容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事件产生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过程(包括各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效果)、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并提出责任追究及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等。
(2)应急处置措施
①突发事件发生后,实验室负责人应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同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学院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本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处置,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
②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快速作出应急反应。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下列措施: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迅速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危险源,划定危害区域并加强巡逻;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害,封闭、隔离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损害扩大的活动;抢修被损坏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
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3)应急响应
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的,或超出事件发生单位处置能力需要学院协调处置的,由教务处及时联系上报学院,再由学院主要领导直接指挥和指导,协同开展处置工作。
(4)善后处理
直接应急处置和救助活动结束后,工作重点应马上从应急处置转向补救和善后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秩序。
①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对有各种保险的伤亡人员要帮助联系保险公司赔付。
②及时查明事故原因,严格信息发布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做好稳定正常教学和生活的秩序工作。
③全面检查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查安全管理漏洞,对安全隐患及时整改,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④总结经验教训,引以为鉴,对因玩忽职守、渎职等原因而导致事故发生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⑤配合公安机关做好事件侦察工作。
第四章 实验室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第一发现火情人员或得知火情的值班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向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若火情较小易于控制,现场工作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可选择正确的措施扑灭或控制火势。
2.若火情较大,第一发现火情人员或得知火情的值班人员应通知学校保卫处,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随后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实验室内所有人员应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地远离火场,不得在楼道内拥挤、围观。
3.应急人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到现场,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明确火灾周围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
4.应急人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尽量消灭或控制火势扩大。在应急抢救过程应本着“救人先于救物”的原则开展。
5.正确的扑救措施包括:
(1)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的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
(2)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
(3)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
(4)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来灭火。
6.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
7.参与抢救的人员要勇敢、机智、沉着,做到紧张有序,听从指挥。
8.抢救结束后应及时清点人员和物资,报告损失情况。
第五章 实验室爆炸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必需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
2.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
3.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
第六章 实验室触电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
(1)切断电源开关;
(2)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橇,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
(3)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2.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3.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肺复苏法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校医务室或拨打120接替救治。
第七章 实验室化学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或发绀,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则可能是中毒所致。此时,应首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中毒者呼吸到新鲜空气,再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
(1)误服毒物中毒者,须立即引吐、洗胃及导泻,患者清醒的,宜饮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药物引吐。对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用胃管洗胃。孕妇应慎用催吐救援。
(2)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医。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
(3)吸入刺激性气体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吸氧。气管痉挛者应酌情给解痉挛药物雾化吸入。应急人员一般应配置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毒服装、防毒手套、防毒靴等。
2.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气体泄漏,应立即启动排气装置将有毒气体排出,同时开门窗使新鲜空气进入实验室。
3.实验室内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泼溅或泄漏在实验人员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根据物质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有效处理措施。
4.强酸、强碱及其它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发生这些化学灼伤时,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分别用低浓度的(2%-5%)弱碱(强酸引起的)、弱酸(强碱引起的)进行中和。处理后,再依据情况而定,作下一步处理。
5.溅入眼内时,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每一实验室楼层内备有专用洗眼水龙头。冲洗时,眼睛置于洗眼器上方冲洗眼睛,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切不可因疼痛而紧闭眼睛。处理后,再送眼科医院治疗。
6.事故受害者经过急救后,应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
7.实验室内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泼溅或泄漏在工作台面或地面,先用抹布或拖布擦拭,然后用清水冲洗或用中和试剂进行中和后用清水冲洗。
第八章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实验室内发生一般病原微生物泼溅或泄漏事故,按生物安全的有关要求,根据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选择敏感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1)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人员的皮肤上,立即用75%的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
(2)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人员眼睛内,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洗眼液冲洗,然后再用清水冲洗;
(3)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人员的衣物、鞋帽或实验室桌面、地板,立即选用75%的酒精、碘伏、0.2-0.5%的过氧乙酸、500-10000mg/l有效氯消毒液进行消毒;
(5)如果潜在感染性物质溢出,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由外向内倾倒消毒剂,一定时间后(约30分钟),清楚污染物品,再用消毒剂擦拭,所有操作均需佩戴手套。
2.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污染时,实验人员应及时向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同时通知保卫处,并立即采取以下控制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
(1)封闭被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3)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
(4)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院观察;
(5)进行现场消毒;
(6)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3.如果实验人员通过意外吸入、意外损伤或接触暴露,应立即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4.如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刺伤、金属锐器损伤时应立即实行急救。首先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然后挤伤口的血液,再用消毒液(如75%酒精、2000mg/l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0.5%的碘伏)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厌氧微生物感染不包扎伤口)。必要时服用预防药物,例如,发生hiv职业暴露时,应在一到两个小时以内服用hiv抗病毒药。
第九章 实验室放射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立即终止放射实验操作,关闭设备电源,切断继续泄露的可能。
2.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
3.迅速撤离有关人员,对事故照射人员进行及时的检查、救治和医学观察。
4.试行现场警戒,划定紧急隔离区。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5.发生或者发现放射事故的工作人员,必须尽快逐级向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学院保卫处、公安机关报告,最迟不超出2小时。
6.发生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并积极配合对放射事故的调查,做好善后工作。
自贡职业技术学院
202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