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书读活,须经深度“对话”
2023年10月07日 10:32:22 作者:陈万勇 来源:中国教育报 审核:
哲学家黑塞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给你带来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作为精神的养料,书籍对人的益处不言而喻。但是,如何吸取这些养料,却是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也有着见仁见智的观点。在众多读书的见解中,我最推崇陶行知先生的主张——“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那么,如何真正把书读活,让阅读为成长赋能呢?个人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度对话。
把自己摆进书中,同作者对话
杨绛先生曾在《读书苦乐》中写道:“读书就好比到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去串门。”的确,每一本书都是作者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如同一座包蕴丰富的矿山,读者如果想要上门拜访,窥得堂奥,只有像地质勘探员一样,以虔敬之心深入到文本,方能领会到作者的真意、书中的精髓。譬如,读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只有把自己真的浸入到文字之中,才能够真正理解狐狸心中的“驯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饲养并使其顺服”,而是“建立关系”,逐步形成一种“对我,你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对你,我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彼此需要”和“永远有责任”。读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只有循着亡国之痛沉潜于胸的心音和隐居不仕的气节,才能完全读懂词人“少年听雨歌楼上”“壮年听雨客舟中”“而今听雨僧庐下”的人生况味和郁结于膺的“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真正的读书,就是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灵魂对话。但凡读书,我们都应该像教育学者朱永新提倡的那样:“能不能向作者提出几个问题,能不能提出几个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想法,与作者‘杀几个回合’?这是检验读书成效的重要标准,也是防止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化愚之道。”
把书和内心关联,同自己对话
读书首要的是全心投入,“放空自己”,与文字目视,与作者神遇,理解书中的内容,揣悟作者的观点。同时,又要抽身书外,“切己体察”,不把自己的头脑当作他人思想的跑马场,而是用他人的见识来点燃心智,读出自我心中的哈姆雷特,走向思想的远方。
最近,在澎湃观点上看到一篇关于书店经营者向敏的文章,让我对如何把书与自己联通有了更真切、深入的体会。向敏以前在中山市古镇开灯饰厂,因为读了美国女作家加布瑞埃拉·泽文的长篇小说《岛上书店》,便下定决心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她怀揣在“文化沙漠”中打造出一片“绿洲”的理想,却遭遇了疫情叠加之下的书店经营的重重困境:图书、商品被偷的现象时有发生,几次被人恶意举报说“占道经营”,电商对实体书店的冲击……但是,从未受命运眷顾的主人公费克里的经历以及书店读者的留言像一缕缕微光,不断地支撑、指引她坚持下去。她在自述中写道:“岛上书店是一间维多利亚风格的小屋,门廊上的招牌写着:‘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我无意识地潸然泪下。这句话被我印在二楼的墙上。书中还说:‘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无比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我希望来到我书店的人,即使是在人生的最低谷,也能在书中找到向上的方法,获得自救。”正如主人公走出人生困境之后“对生活和书的热情更加汹涌澎湃”一样,那些没能打倒向敏的,最终使她变得更加坚强,也升华了她对人生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虽然我开书店这件事做得不一定成功,但如果你说我失败了,我也一样不服。不管再艰难,我还在一直坚持做这个事情,只要能给他人带去一份抚慰,简舍书店的存在就有它的意义。”
从向敏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读书不仅引发了她的人生转向,也让她在阅读中展开了一轮一轮的心灵对话,进而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参悟,构建起了精神的寓所,最终达成了生命的安顿。或许,这样的阅读,便是我推崇的把文字和心灵、生活真正联通的阅读,也才能带领读者抵达精神的远方,攀缘思想的圣山。
把书移到现实中,同生活对话
读书要重视入,也要重视出,尤其要善于从文字的揣摩领悟中走出来,切己慎思,联物洞事,展开和生活的对话。对此,我的体会和教训可谓深刻。记得当年上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名家名篇,朗读的时候大多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只顾哇啦哇啦地念一通,上课的时候则是“严嵩做寿——照单全收”,尽量一字不漏地记下老师的讲解和分析,于是,对很多作品的理解往往浅表化、标签化,以至于一说到孔乙己,就会本能地冒出“深受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迂腐不堪”“顽固可笑”之类的词语,根本不会把孔乙己与自己关联,更不会把文学中的形象与生活中的人物进行由此及彼的观照。
几年之后,在大学读书才知道,孔乙己给人的印象并不那么刻板单一:在刘再复的眼中,他是“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而在孙伏园的眼中,“《孔乙己》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本以为,对孔乙己的理解也就到此为止,没想到,最近网络上一句“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又带火了“孔乙己文学”,让我看到了更多关于孔乙己的个性而精辟的解读,并引发了我对如何理解孔乙己的再次思考。
当年读书的时候断然难以想到,四十年间,我竟然三次和“孔乙己”相逢,直到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才勉强读懂“孔乙己”;而最不可思议的是,自己竟然产生了和很多读者一样的共情——“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或许,这个事例包蕴着关于读书的双重寓意:一方面,在读什么上,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无论时间多么久远,经典依然能引发人们的思索;另一方面,在怎么读上,它告诉我们读书要“不唯上”“不唯书”,“尽信人”或者“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只有带着自己的心,“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把书籍和生活打通,才能真正读懂书,在读书中长智慧。
“读书就是将别人的思想变成一块块石头,然后建筑起自己的思想殿堂。”这是印在梁晓声《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也是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对读书的卓见。或许,只有经历过凝视文字、与作者对话,关联内心、与自己对话,联通现实、与生活对话的三重境界后,我们才能真正把书读活,并通过读书构建出更有意义也更为精彩的人生。
(作者 陈万勇 系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