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潘老师就是“一本书”

2023年12月06日 10:54:05 作者:邬大光 来源:中国教师报 审核:

       为纪念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逝世一周年,主要收录其对教育未来展望的《教育的未来》一书正式出版。作为潘老师的弟子,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作序感慨:潘老师就是一本书,是一本厚重的书,他既是一本“有字之书”,也是一本“无字之书”,更是二者的完美结合。

    ————————————————

   潘懋元教授是杰出的社会科学家和著名的教育家。于国际,他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符号”;于中国,他是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奠基人;于教育战线,他是德高望重的潘老;于教师群体,他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厦大,他是学校历史与文化的“活字典”;于教育研究院,他是所有师生眼中的“大先生”;于我,他是我的“亲老师”。

   老人家仙逝之后,弟子纷纷行动起来,以各种方式表达哀思。先是商务印书馆决定出版《永远的大先生潘懋元》一书,再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准备出版老人家晚年的论文集《教育的未来》,接着是厦门大学出版社决定出版《高山景行》纪念文集。认真研读了潘老师的《教育的未来》这部书稿,我从字里行间读出了新的感悟:潘老师就是一本书,是一本厚重的书,他既是一本“有字之书”,也是一本“无字之书”,更是二者的完美结合。

    “无字之书”的魅力

   每位弟子在回想潘懋元老师时,就如同翻开一本书,愈读愈觉得厚重,愈读愈会跳出文字本身,乃至合上书时陷入沉思,开始思考潘老师留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每次打开“这本书”都会有新的体悟,有时体悟的是他毕生投入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之书,有时体悟的是他的人生经历之书,有时体悟的是他的育人之道之书,有时体悟的是他的教育实践之书。我的感悟是:今天弟子对老师的怀念,不完全是源于他的有字之书,主要还是老人家的无字之书。从无字处读书,于无笔墨处求意,或许才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无字之书是一种“留白”,区别于有字之书中的知识,全凭自己的内心体悟。我国自古就有“言传身教”的说法,所谓人师者,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要有心灵的触动和精神的丰富。例如,孔子并没有亲自写下有字之书,但他的弟子整理出来的《论语》,使他成为三千弟子及从教者心中的楷模。

   于教师而言,能写有字之书的大有人在,但能够留下无字之书的恐怕就不多了。因为,无字之书的存留是对教师境界更高层次的要求。人们常说教师有三类:经师、人师和庸师。可潘老师的弟子始终认为老人家是恩师、经师和人师,老人家既给弟子授业解惑,又教弟子为人之道。学高即可为经师,而德高身正才能称得上人师,即人们今天所说的“大先生”。人们说的“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总之,无字之书蕴藏的是生命真谛,是蕴含于一个人言行举止中的气质、涵养、精神,是师道的灵魂。

   于学生而言,许多学生往往只注意到了有字之书,而未能感受到教师的无字之书。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学生面对的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更加丰富。只有那些能够在学生心中留下无字之书的有字之书,才能成为超越时空的经典之作。换句话说,无字之书是内化于学生生命中的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永恒存在。一位教师能否让学生尊重,主要看他能否留下发人深省的无字之书。因为,教材等这类有字之书很容易为学生提供知识,帮助他们构建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然而,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很快就会发现,从学校课堂上学来的有字之书远远不够,只有借助无字之书的力量,才能充实和强大自己的内心。故学生既要把有字之书当成自己的知识储备,也要把无字之书作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动力。二者都要读,且都要读懂。

   于弟子而言,初识潘老师,大都始于他的有字之书。潘老师的有字之书贯穿了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史。待成为他的学生或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会开始逐渐认识到无字之书的价值。无字之书留存的思想,为我们在时代洪流裹挟下的灵魂注入了与世俗抗衡的能量。有字之书阐释的是“经师”,无字之书诠释的是“人师”;前者是高等教育学之书,后者是为师之书。有字之书可以让我们找到“饭碗”,看到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无限中的有限;无字之书可以让我们领略人生真谛,看到人生有限中的无限。

    “有字”与“无字”的一生坚守

   一位学生在怀念潘老师时写道:“潘先生家里摆着一尊小小的孔子雕像,在沙龙上,我看到先生在孔子生日那天,把那尊孔子雕像捧在手上,给我们介绍孔子及其学说。当时我并不太理解其中的含义,以为先生仅仅是表达对儒学的推崇。然而时间越长,尤其是先生千秋之后,通过诸多学生的缅怀文章我才慢慢明白,原来孔子在先生心里早已内化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行为自觉。”

   潘老师的弟子并非全是天赋异禀之才,然而无论他碰到什么样的学生,即使托举着也会渡其上岸。这就是潘老师一生坚守的“有教无类”的为师之道。

   潘老师的办公室里也有一尊孔子雕像,比家里那尊要大。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不得而知。也许在潘老师的内心,早已将孔子尊为先师,这让我想起孔子三度问道老子的故事。跟随老师学习的过程就是问道的过程,为学之道、为师之道、为人之道都蕴藏其中。老子在《道德经》开篇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似乎在告诉我们:真正的道有可能就在无字之书中。

   写有字之书有范式,写无字之书无定法。与青灯黄卷相伴,是写有字之书的常事儿。但如果只知道困在书斋里、埋头在故纸堆中写有字之书,到头来可能事倍功半。而有人在写有字之书的时候,思维可以跳出书斋,思绪可以指向未来;无字之书不是刻意写出来的,而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却往往能收到“无声胜有声”的奇效。这在潘老师身上就有很好的体现。潘老师的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是用脚步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他所提出的政策建议都很接地气,所写下的文字都体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直面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真问题”,并且有意识地在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潘老师用坚守谱写出来的学科、用理论表达出来的思想、用扎根大地得出来的结论、用行动展现出来的大爱,让学界同仁信服。

   弟子若想写出自己的无字之书,首先需要读懂潘老师这本书。与潘老师接触、交往多的人,理所当然“近水楼台先得月”。然而,悟性高的学生也会在与老师有限的接触中获得“柳暗花明”的顿悟。有的弟子至今珍藏着老师亲笔修改的作业和博士论文初稿,有的精心保存着老师的多封来信,时常翻出来勉励自己。每当校友一起聚会,谈论最多的就是老师当年说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尤其是对潘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表扬非常“得意”,甚至把当年被老师批评的“囧事”作为“偏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弟子都可以对潘老师这本书进行各自的解读,有的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之道进行解读,有的从爱生如子的为师之道进行解读,有的从逐字逐句对论文的批阅中进行解读,有的从生活方面进行幽默风趣的解读……不同的解读在交流与分享中碰撞出新的火花,丰富了这本无字之书。弟子们似乎都明白了,唯有在无字之书中蹁跹于指尖,扎根于中国大地,同时不断翻阅、自省、重审,方能传承大任,成其大事。

    从“一本书”的角度看潘老师

   今天,当我们把潘老师当作“一本书”来怀念时,有以下问题可以思考:一是老人家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为什么还有那么大的动力做研究;二是老人家在这个阶段的研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晚年的研究重点;三是我们今天纪念潘老师的意义究竟何在,仅仅是在纪念他在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成就吗;四是潘老师的无字之书给我们留存的精神宝藏是什么;五是传承潘老师无字之书的思想内核何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与他进行“灵魂对话”,在无字之书中探索答案。

   潘老师一系列身份背后的底色都是“教师”这个身份。老人家曾不止一次说,“我一生最欣慰的事就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也有弟子说,“能成为潘懋元先生的学生,是我一辈子最荣耀、最得意、最幸福的事”。教师与学生的彼此成就共同完成了“教育”这一双向奔赴的事业,这是在技术与功利充斥的时代下,教师和教育独有的温度与深情。因此,如果说老师就是一本书,我们作为学生,既是读书的人,也应该是写书的人;我们既是受这本书影响的人,也是不断书写这本书的人。

   今年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立40周年,我曾用“代际传承”一词来提醒后人的使命与责任。潘老师虽然走了,可是他的学科情怀与使命感、责任感依旧激励着我们,这就是这本书的分量。生命是有限的,但老师这本书却不囿于时间空间的存在,因为他已经融入后代学人的生命里。我们属于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第二代学人,既有“学生”的身份,又是较为年长的“老师”,身上肩负着代际传承的重任。我们既要读懂第一代学人为我们留下的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又要有意识地为后来的学生留下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

   《教育的未来》这本书是专门为纪念潘老师逝世一周年整理出版的,这本书收录的文章主要是基于老人家对教育未来的展望。今天回头来看,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潘老师毕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轨迹中,他对中国许多问题的研究都带有明显的前瞻意识。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转型的重要时间节点,几乎都可以找到潘老师所做的“未来”判断,老人家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伊始,时时怀揣着他对未来的梦想,他对未来的思考一直没有中断。

   潘老师健在的时候,弟子们几乎很少对教育的未来进行主动思考,只是跟随老师的节奏走,内心缺乏面向未来的意识,但潘老师已经在无字之书与有字之书中悄然埋下了种子。当弟子们陆续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学生时代的种子才开始萌芽,逐渐在实践中体悟到“未来意识”的重要性。这是潘老师留给我们的作业,也是潘老师留给我们的财富,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运用自如。让今天的高等教育研究指向未来,是我们这一代学人需要建立的学科意识,这种意识应该是自觉的、坚定的。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迭代,教育的未来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教师角色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更加需要教师写好自己这本书。技术之笔可以写出无尽的“有字之书”,却无法写就有温度的“无字之书”,这也是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教师都无法被替代的原因所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只是知识的传递与流动,更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互动与碰撞。因此,即使面对不确定的世界,我们依旧有信心实现潘老师所说的走向“海阔天空”。

   有字之书为高等教育学人的血脉,无字之书为高等教育学人的脊梁。潘老师的有字之书,是为行;他的无字之书,亦是为行,且是永远读不完的人生之书。后代高等教育学人,有责任将这本书写实、写深、写透,将这本书传承下去。像他老人家那样,既要写好自己的学术之书,更要写出一本学生心目中的无字之书。恩师虽去,但并未远行,潘老师教了一辈子书,写了一辈子书,无字之书是他的人生亮点及生命力所在,更是现在和未来陪伴我们的精神力量。从“一本书”的角度来看,潘老师的这本书堪称“孤本”,也正是这本书的存在,才有了中国高等教育学这部大书,才有可能在未来出现走向世界的“丛书”。对这部书的传承不是“衣钵式”的单传,而是汇聚所有学人力量,共同讲好中国故事,这才是对潘老师最好的报答。

  (作者系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

  潘懋元(1920—2022),广东揭阳人,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开拓者与奠基人,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