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语”,趣解《红楼梦》
2021年12月23日 15:45:05 作者:戴荣里 来源:《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1月10日 08 版) 审核:
最近读到一本有趣味的书——《金陵十二钗花语》,乃是刘心武先生的近作。正如刘先生以往对《红楼梦》独辟蹊径的解读一样,这本书也给读者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被贾宝玉称作“水做的女人”,在这本书里,却得到“花”一样的解读。刘先生的解读,不拘泥于文本本身的表面意义,而是探究其内在联系,花朵背后蕴含的人生,人物与花朵相互映衬的内在逻辑。这本书所给读者的享受在于,他把文学的趣味与探究性的学术研究融合起来,让读者有耳目一新之感。
曹雪芹描写了一大批女子的形象。通过贾宝玉,通过书内一批大大小小男人的眼光,通过滑稽可笑的刘姥姥等女子的渲染,让读者看到了《金陵十二钗》各册所描述的女子形象,也看到了众多作者所要表达的女子群体的意象。在传递着几千前封建文化习俗的国度,对女子这样鲜明的赞美,意味着对传统(神权、皇权、父权、夫权)的挑战。青春女性之美,是自然女性之美,是生命本真之美,是人间素爱之美。贾宝玉尊重女人,随着书中的女人在读者面前像花一样渐次开放,他成了护花使者、赏花君子、评花先生。
刘心武看到了《红楼梦》中女子们与花的联系,看到了花的质地与女子们性格的一一对应,条分缕析地为读者展示了十六个女子的“花语”。作者发挥其文学想象力,利用生活中精心观察得到的经验,求教于植物学专家,结合自己的想象、推理,精心揣度女子与花儿们品质的对应,鞭辟入里又妙趣横生。刘先生不是浅显地表白每种花与女子们的对应,而是结合人物性格特点、诗词歌赋、地域季节特征、前后伏笔等因素将人物与花的对应关系一一分析,花语的底蕴就深挖出来,让读者们恍然大悟。一百个读者何止读出一百种《红楼梦》? 即使同一个读者,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对《红楼梦》的解读也是有区别的。不同行业研究者的介入,会让《红楼梦》的研究更加立体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先生对《红楼梦》中“花语”的解读,开辟了另一种研究方式。或者说,更多作家的参与,让“红学”别有意境。作家的人文观与纯学者相比,更增加了人性的亮色。从刘先生长期对《红楼梦》的解读来看,追求胡适先生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融进作家的直觉和想象,让其著作更增加了娱乐的趣味和人间烟火气。
在刘先生所描述的十六个人物中,有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香菱、晴雯、袭人、麝月。基本涵盖了红楼梦所要表达的主要女子。每位女子的性情,恰恰对应着一种花,用花语解释人生,又探索其深刻内涵,构成了该书的大致体例。如作者写道:“象征麝月的花是荼縻花,花语解读为:不知己是荼縻花,自谢自开几度春;昔日繁华恍如烟,今日回首何堪言?”而袭人则以桃花做象征,花语为:“真个温柔和顺,实有难言之隐。桃花有情,狂飙难禁,随波逐流,身不由己!”把袭人的一生概括无遗。袭人的形象如在目前:那位善解宝玉之意的袭人,那位宽容众女子的袭人,那个颇得主人喜欢的袭人,就映衬在读者面前了。刘先生在解读王熙凤时,认为与王熙凤关联的花是黄花菜开的花,花语是:“满地黄花满地金,机关算尽枉聪明!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把王熙凤的泼辣性格与悲惨结局一览无余地揭示出来! 当谈到史湘云时,象征史湘云的是西府海棠花,并以“真名士自风流,惟大英雄真本色!”高度概括了史湘云的性格特点。而当论及贾迎春,则用这样的花语概括:“我懦弱,我无助;然而花阴下穿茉莉花的我,也是宇宙间一个有尊严的小小生命,自怜惜,自芬芳!”则把迎春的性格充分显示了出来。
和平常研究者不同的是,刘先生不把林黛玉看作是水芙蓉(荷花)的象征,而看作地生的木芙蓉花的象征。他认为林黛玉的花语是:“我鄙夷金银,我在风露中哀愁,与摧残抗争,我为的是我的心!”作者通过文本研读发现,从木芙蓉开花的时令以及通过与林黛玉身世、心境相对比,认为木芙蓉更符合林黛玉的身份象征。无疑,这是前所未有的新式解读,也是刘先生的一大贡献。他认为“池上”就是“岸上”,阴历八月盛开,正符合木芙蓉的特点。刘先生洋洋洒洒写出了林黛玉与柳树的关系,也写了和黛玉相关的稻花、白海棠花、菊花、水仙花、合欢花等花朵,纵观全书,既是对人物的贴切介绍,也是对相关花卉的“科普”。尽管我多年喜欢研读《红楼梦》,但读到如此细腻,且用花儿串起人物来通解全书,用花语解释人物性格,并延伸解读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命运,真是稀少。刘先生让这部古典小说顿时丰盈起来。我对刘先生的某些观点未必全面赞同,但其研究的细腻程度、推理的合理性以及对现代人审美观点的琢磨和对花卉的熟悉程度,加之其作家所拥有的优雅文风,的确令我赞叹。这是一本老少咸宜的趣解《红楼梦》的书,以“花语”为主线,串起人物故事,是作家刘心武的意象式贡献。
红学研究众彩纷呈,作家的参与,或许能簇生创意。刘先生的这本力作,让我在享受之余,重新领略到红学研究的多元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