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简介

2021年06月09日 11:19:22来源:自贡职业技术学院

一、招生对象、修业年限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2、修业年限:全日制三至五年

3、学分要求:140学分

二、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面向学前教育与儿童卫生保健行业的婴幼儿教育与保育、家庭教育指导、健康管理等岗位,从事幼儿发育监测与评价、健康指导、婴幼儿教育及家教指导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后既可胜任幼儿教育教学、幼儿营养健康研究和管理工作,又能在儿童健康管理机构、儿童教育机构、儿童营养研发机构、儿童运动研究机构、媒体、图书出版部门、公司等从事相关的工作;为在教育学、心理学、营养学、运动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适应性、实用性与专业性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二)培养规格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主要学习婴幼儿健康发展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婴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参与婴幼儿成长实践的训练和开发,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备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健康高尚的思想品德,热爱幼儿健康发展研究领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爱心、耐心、细心等优良品质。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情绪稳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不断进行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外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的新理论和发展趋势。

5.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掌握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6.掌握基本的婴幼儿身心保健知识,能够根据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婴幼儿成长进行科学指导,具备从事育婴师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7.掌握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具备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能够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师工作。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三、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

1、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1)基础知识培养系统

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融“教、学、做”于一体,重视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2)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系统

按照婴幼儿教育开发规律和管理方法,师生共同组成若干个活动开发小组,让学生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灵活融入婴幼儿教育教学的课程活动中,促进托育教育与管理,在实训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潜能,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2、双证书课程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双证书以及对应课程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双证书课程开设情况表

3、课程设置

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分析,每个工作环节都有其特定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建立了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在完成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对这一过程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重组、简化,从而得到相应的课程设置。

针对基于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的婴幼儿教育工作任务为导向,确定岗位群的各种工作岗位对应的专业课程和相应的实训内容,构建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主干课程知识点设计

1、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是高职院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是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阐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着重介绍各年龄儿童心理的整个面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及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加强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较深刻地认识到幼儿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更好地把心理学的知识和实际的幼教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幼教和保育的技能,从而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2、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是以辩证唯物论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幼儿教育的发生、发展,系统阐述现代幼儿教育的观念、知识和基础原理,以寻求促进幼儿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它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又是该专业学习专业技能课的理论基础课。

课程在设计思想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模拟练习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

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力求在阐述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介绍当前托育教育改革的新动态,提供生动活泼的教育案例,并对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了解托育的教学实践状况,使其在专业上快速成长。

3、婴幼儿营养学

本课程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属于专业主干课程。主要研究儿童成长发育中的健康饮食与营养搭配,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和营养学发展概况;熟知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膳食安排和营养与疾病的关系;掌握七大营养素的生理、营养功用、食物来源和平衡膳食宝塔。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营养学知识的教育,不仅能使学生们掌握改善生理功能、提高作业效率、防病保健和治病康复的基础知识,还有利于提高我国民族的整体身体素质,早日实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

4、婴幼儿卫生学

本课程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属于专业主干课程。主要讲授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婴幼儿生活保健制度、婴幼儿营养卫生、托幼机构安全教育及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传染病及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婴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等知识。重点讲授婴幼儿的保育方法,培养学生婴幼儿保育的能力和运用卫生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婴幼儿解剖生理特征、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婴幼儿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止等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对幼儿卫生保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便日后做好婴幼儿卫生保健及其健康管理工作。

本课程的后课程有保育健康、安全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幼儿心理学、本课程为后实践课程提供了生理基础和理论基础。

5、托育游戏理论与实践

《托育游戏理论与实践》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儿童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及各领域教育联系紧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托育游戏的分类、发展、价值,理解和掌握各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本门课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又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课程在设计思想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动手训练场地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托育游戏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内容要经历由社会调研的行业岗位分析到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从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到学习领域的设定,强调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是由多个学习情境的整合,在每个学习情景构建中分成应知知识点、职业能力要点、职业素质训练三个部分,为学生素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每一个学习情境对应一个典型职业过程。

6、托育机构管理

《托育机构管理》课程属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增强、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对人的心理需求的把握,及在这些基础上对管理理念与技巧的理解,均有较大的帮助作用,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高。

通过讲述、讨论、案例分析与见习实践,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帮助学生掌握托育机构管理的技巧与方法;

(2)使学生了解托育机构管理的重要性;

(3)帮助学生建立开朗向上的心态,积极、主动、乐观的工作与生活态度;

(4)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课程体系及教学进度安排 

1、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教育实践三大模块。

(1)公共基础课程  

本类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基本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形势与政策教育、高职英语、大学语文、体育、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及公共选修课程等。 

(2)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部分,是学生从事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1)专业基础课  本类课程包括幼儿教育学、健康管理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营养学、婴幼儿卫生学。  

2)专业技能课  包括幼儿疾病预防与照顾、婴幼儿发展评估、优生学、婴幼儿艺术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社会教育、婴幼儿发展心理学、运动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婴幼儿心理与行为测评等课程。  

3)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宽和提高,是发展学生专业特长的重要途径。包括幼儿营养研究、儿童问题行为与校正、现代教育技术、亲子启智游戏等。

(3)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是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教育理论和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课,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必要环节。实践活动对于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了解幼儿,熟悉幼儿特点,巩固专业思想,培养管理和研究的实际能力。

2、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表

分享到: